两种软件结构:
C/S软件结构: 服务器-客户机,即Client-Server(C/S)结构。C/S结构通常采取两层结构。服务器负责数据的管理,客户机负责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
B/S软件结构: 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
软件 = 程序 + 数据 + 文档(技术文档 + 管理文档) = 算法 + 数据结构 + 数据 + 文档(在程序设计方法里面也有涉及到这个,文档是最后加上去的)
硬件的组成要素:运算器, 控制器, 储存器, 输入输出设备, 连接结构(总线)
图示为计算机主要组成结构
下面就是对这些结构的展开说明,每一个硬件具体的学习在后面的章节中:
0.运算器:,在图中,A也是一个寄存器,但是A可以具有保存结果等,称为累加器。运算器 = ALU(算术逻辑运算部件) + 寄存器 + 数据通路。我们不能狭隘的认为只是进行算术和逻辑的运算,这个应该是广义上的运算,像移位运算,地址运算等。运算器又可以和机器字长联系在一起,机器字长是指运算器一次能够完成二进制运算的位数,其实就是ALU一次能完成二进制运算数的位数。
1.储存器:存取程序和数据(二进制代码化的)。分为内存(主存/内存储器){CPU可直接访问,容量小,访问速度快,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基本存储元是触发器(在数电中学过),每一个触发器可以存一个二进制位},外存(外存储器/辅存){CPU不可……,容量一般比较大,有磁盘/光盘等}。
存储单元:一般16个或者8个触发器叫做一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地址。,像图中这样,一个储存单元是16位,1Byte是8位,也就是一个存储单元2Bytes,再乘以存储单元个数2M,也就是一共2MB内存。
,总线也是有分类的。
操作:读写,存取,保持,刷新
2.控制器。机器指令:CPU能够执行,二进制代码化的。CPU可执行的所有机器指令的集合称为指令系统。前几天发了一下CISC/RISC的区别,这里就是不同的指令系统。
汇编指令。。
存储程序:将程序和数据存放到内存储器中,称为存储程序。一般将程序和数据分开存放。
程序控制:控制器依据存储的程序来控制全机协调地完成计算机任务。
基本任务:从内储存器中按一定顺序取指令;译码,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取操作数;控制执行;控制保存结果;形成下条指令地址。
不同的时间控制器有着不同的任务,既然数据和指令都是二进制的数据,那控制器是如何控区分呢,这就是取值周期和执行周期。取指周期期间所得到是指令流,而执行周期得到的就是数据流。
这节课老师讲的有点少,不过拓展的挺多的,后续再补充。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godwang/p/1453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