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机器语言——电脑刚出来的时候
第二代:汇编语言
第三代:高级语言
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亿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两倍以上。
C语言:现代语言的鼻祖,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有汇编语言的特点,很多语言都有C语言的影子
目前主要用在写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系统、写一些工作程序设计、编写一些不依赖计算机硬件的系统,应用比较广泛,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C++语言:C语言面向对象的版本。
JAVA语言:也可以吧java成为C++--,相当于把C++中一些不好的东西减掉了,可作为服务器的开发
C#语言:C#称为C sharp,可以看到大量的java的特性。当时微软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司了,比尔盖茨非常认可java,说java是他见过最好的语言。但是微软希望发明一种语言代替java,于是C#就诞生了,但是C#不能跨平台,不通用,于是C#就失去了跟java竞争的优势
Python(用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PHP(可以快速构建一个网站)、JavaScript
......
C&C++
1972年C诞生
1982年C++诞生
由于C/C++的指针和内存等一些不友好的问题,于是有了一批人建立了新的语言JAVA,去掉了C/C++之前的一些不好的地方
一开始名字想叫oak,后来发现被人注册使用了,于是改成了java。为了实现真正的跨平台,他们在每个操作系统之上又增加了一个抽象层,叫Java的虚拟机(JVM),所有的平台只要安装了java的虚拟机就可以跑这个程序,这样就实现了真正的可移植性。
为了推吸引更多人的加入,他们决定搞一个演示,向大家展示一下Java的能力。
1995年的网页简单而粗糙,缺乏互动性。于是他们在浏览器上弄了个小插件,他们把java的运行环境放上去,然后在上面开发了一个图形界面的程序(Applet,这个程序现在慢慢的已经被淘汰了)。但是在1995年所有看到Applet的程序员都觉得很厉害,让原本简单粗糙的东西看起来更漂亮了。于是Java活了,许多无法忍受C语言爆震的程序员很快的加入了他们,于是他们的领地迅速扩大了,就连很多C语言的商业巨头也纷纷来合作,其中包括Oracle和微软这样的大公司。
比尔盖茨买了Java的许可证之后,回去把想把java修改一下绑死在他们的windows上赚钱,这样Java就变得不可移植了,这是他们难以忍受的,于是Java跟微软就发起了一场战争,逼着微软退出Java领域,然后微软就自己开发了.NET。95到97年Java不断的开疆扩土,Java的程序员达到了几十万,然后渐渐地大家发现Java除了Applet以外干不了其他事情,大家就嘲笑说这个东西只能像玩具一样,只能在网页上弄弄东西。然后到了98年JAVA王国决定派出三只部队向外扩张。
三只部队就是:
Java授权BA公司第一个使用Java J2EE的许可证,然后这个公司就推出了一款产品叫做weblogic,它凭借它的集群功能第一次展示了复杂应用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基于Java开放的平台,系统,工具:
2006:Hadoop(大数据领域)——Java通过这个占领了大数据领域
2008:Android(手机端)——Java通过这个占领了手机端,完成了当年ME没完成的事情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fanqingting/p/1458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