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学校教室的电脑上用U盘拷贝过文件,之后一直没用。
再次使用时,发现U盘文件和之前不一样,大概率是中病毒了。
第一次插上U盘时,发现所有文件夹都变成exe文件。
第二次插上U盘时,所有文件夹都不见了,但word、excel、pdf、zip等格式文件没有问题。
注:这种情况是病毒伪装成了文件,真实的文件被隐藏。不要双击运行,避免病毒扩散。
方法一:批处理
1.在U盘新建一个记事本文件,输入如下内容:
for /f "delims=" %%i in (‘dir /ah /s/b‘) do attrib "%%i" -s -h
注:这串代码的作用是在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下搜索具有隐藏属性(h)的文件,并把它们的系统属性(s)和隐藏属性(h)去掉。
2.重命名,将文件后缀改为.bat格式
3.双击运行该文件,运行完成后,隐藏的文件就恢复了
方法二:修复注册表
1.新建一个记事本文件,输入如下内容: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 MACHINE \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Folder\Hidden\SHOWALL]“CheckedValue"=dword:00000001
2.重命名,将文件后缀改为.reg格式
3.双击运行该文件
推荐使用方法一。
文件修复后,重要文件做好备份,使用杀毒软件对U盘进行杀毒。
1.打开U盘使用鼠标右键打开
不要直接双击U盘盘符。
具体方法:最好用右键单击U盘盘符选择 打开 命令或者通过【资源管理器】快捷键Win+E 窗口进入,因为双击实际上是立刻激活了病毒,这样做可以避免中毒。
2.创建Autorun.inf文件
U盘病毒主要是利用Autorun.inf文件来进行传播的,通过自动播放来运行病毒。
具体方法:新建记事本文件,重命名为Autorun.inf。
最后,数据无价、及时做好备份。
在公众场所尽量少使用U盘,可以使用网盘、邮箱、网页版微信等传送文件,必要时先进行杀毒。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Tianming/p/1461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