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事务日志提交策略即提交事务的时候将 redo 日志写入磁盘中的时机。
2、sync_binlog:该参数控制着二进制日志写入磁盘的过程。
0:默认值。事务提交后,将二进制日志从缓冲写入系统缓存(OS_cache),但是不进行刷新操作(fsync()),显然该模式若操作系统宕机则会丢失部分二进制日志。
将这个参数设为0或大于1以上的数值会提高数据库的性能,但同时会伴随数据丢失的风险。二进制日志文件涉及到数据的恢复,以及想在主从之间获得最大的一致性,那么应该将该参数设置为1,但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性能损耗。
3、max_connections:是指MySql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服务器的并发连接请求量比较大,建议调高此值,以增加并行连接数量,当然这建立在机器能支撑的情况下,因为如果连接数越多,介于MySql会为每个连接提供连接缓冲区,就会开销越多的内存,所以要适当调整该值,不能盲目提高设值。可以过‘conn%‘通配符查看当前状态的连接数量,以定夺该值的大小。MySQL服务器允许的最大连接数16384;查看mysql当前最大连接数:show variables like ‘max_connections‘;
4、innodb_buffer_pool_size:这个参数主要缓存innodb表的索引,数据,插入数据时的缓冲。为Innodb加速优化首要参数。默认128M,建议设为内存的70%-80%。
innodb_buffer_pool_size中存储的内容: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jalja365/p/1478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