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能够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的地,并在转发过程中选择最佳路径的设备
*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过程中数据包被解封装和再次封装,一直不断在变化的MAC地址,其源IP地址未发生改变
路由表的形成
路由表是在路由器中维护的路由条目(各个接口详细路段)的集合,有静态添加和动态学习两种方式,由以下两种网段形成
非直连网段:需使用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将这些网段以及如何转发写到路由表里
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和配置
静态路由是管理员手工添加的路由信息,是单向的,缺乏灵活性
*指令为/ip route-static 目的网络地址(X.X.X.0)24 网关地址(到达目的网络经过下一跳路由器的接口地址)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是当路由表中与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表项时路由器做出的选择。当存在末梢网络(Stub Network,只有一个唯一的路径能到达其他网络)时,默认路由会大大简化路由器配置,提高网络性能
*指令为/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网关地址
浮动路由就是当多条链路带宽差异特别大的时候,我们让高带宽链路成为主链路,低带宽成为备份链路,通过调整静态路由优先级达到链路冗余。默认优先级为60 优先级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通俗的理解就是一条备份链路,浮动路由平时不会在路由表里出现,当路由走的常用链路坏掉之后,浮动路由浮现出来,设备开始按浮动路由所指的路走。从而实现冗余效果。
*指令为ip route-static 目的网络地址(X.X.X.0)24 网关地址 preference 70 设置静态路由优先级。默认60数字越小越优
环回接口(loopback)接口,在路由器上是一种特殊的接口,它不是物理接口,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逻辑接口(也称虚拟接口),配置最外面的路由器模拟外网环境,进行测试用。
以华为eNSP为例
测试结果
、、
在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检查网络是否配有网关,没有网关不能连接网络
*检查路由器接口IP地址有无错误或者没开启(指令/dis ip interface brief (/dis ip int b))
*检查路由表(指令/dis ip routing-table(/dis ip rou))
*仔细对照每个接口以及路线排查问题可在静态路由设置+undo前缀删除该静态路由设置
指令/undo ip route-static 目的网络地址(X.X.X.0) 24 网关地址
*进入接口模式,在设置IP地址前加删除该IP地址
指令/undo ip add 0.0.0.0 24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ddmagic/p/1478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