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负责的项目报了一个问题,用户操作回退失效。我们的设计里,操作回退是回到操作前的状态。经过查看日志发现,用户之前的操作做了两次,也就是说提交操作的接口被调用了两次,导致之用户上一次的状态和这一次的状态是一样的,所以操作回退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了操作的接口被调用了两次。
对于防止重复提交,是放在前端控制的,用户点击完按钮之后,后台返回成功的结果,按钮就不可见,实践证明,客户端的限制操作不是绝对可靠的。
针对上面的场景,就引入了今天的问题,什么是接口幂等性?如何保证接口幂等性?
看一下维基百科怎么说的:
幂等性:多次调用方法或者接口不会改变业务状态,可以保证重复调用的结果和单次调用的结果一致。
多次请求某一个资源对于资源本身应该具有同样等结果,也就是说,其任意多次执行对资源本身所产生等影响的结果均与第一次执行的影响的结果相同。(多次请求的资源都是相同的导致数据库存储脏数据)
幂等在哪一层实现?
数据访问层
注: 只要数据库交互的那一层都可以实现,
用户注册,用户创建商品等操作,前端都会提交一些数据给后台服务,后台需要根据用户提交的数据在数据库中创建记录。如果用户不小心多点了几次,后端收到了好几次提交,这时就会在数据库中重复创建了多条记录。这就是接口没有幂等性带来的 bug。
对于给第三方调用的接口,有可能会因为网络原因而调用失败,这时,一般在设计的时候会对接口调用加上失败重试的机制。如果第一次调用已经执行了一半时,发生了网络异常。这时再次调用时就会因为脏数据的存在而出现调用异常。
在使用消息中间件来处理消息队列,且手动 ack 确认消息被正常消费时。如果消费者突然断开连接,那么已经执行了一半的消息会重新放回队列。
当消息被其他消费者重新消费时,如果没有幂等性,就会导致消息重复消费时结果异常,如数据库重复数据,数据库数据冲突,资源重复等。
通过token 机制实现接口的幂等性,这是一种比较通用性的实现方法。
示意图如下:
具体流程步骤:
注意:
这种实现方式是利用 mysql 唯一索引的特性。
示意图如下:
具体流程步骤:
这种实现方式是基于 SETNX 命令实现的
SETNX key value:将 key 的值设为 value ,当且仅当 key 不存在。若给定的 key 已经存在,则 SETNX 不做任何动作。
该命令在设置成功时返回 1,设置失败时返回 0。
示意图如下:
具体流程步骤:
这几种实现幂等的方式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类似的还有使用状态机、悲观锁、乐观锁的方式来实现,都是比较简单的。
总之,当你去设计一个接口的时候,幂等都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当你负责设计转账、支付这种涉及到 money 的接口,你要格外注意喽!
1. 按钮只可操作一次
? 一般是提交后把按钮置灰或loding状态,消除用户因为重复点击而产生的重复记录,比如添加操作,由于点击两次而产生两条记录
2. token机制
? 功能上允许重复提交,但要保证重复提交不产生副作用,比如点击n次只产生一条记录,具体实现就是进入页面时申请一个token,然后后面所有的请求都带上这个token,后端根据token来避免重复请求。
3. 使用Post/Redirect/Get模式
? 在提交后执行页面重定向,这就是所谓的Post-Redirect—Get(PRG)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当用户提交连表单后,跳转到一个重定向的信息页面,这样就避免用户按F5刷新导致的重复提交,而且也不会出现浏览器表单重复提交的警告,也能消除按浏览器前进和后退导致同样重复提交的问题。
4. 在session存放特殊标志
? 在服务端,生成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将它存入session,同时前端获取这个标识符的值将它写入表单的隐藏中,用于用户输入信息后点击一起提交,在服务器端,获取表单中隐藏字段的值,与session中的唯一标识符比较,相等说明是首次提交,就处理本次请求,然后将session中的唯一标识符移除,不相等则表示是重复提交,不再做处理。
5. 使用唯一索引防止新增脏数据
? 利用数据库唯一索引机制,当数据重复时,插入数据库会抛出异常,保证不会出现脏数据。
6. Token + Redis
以订单为例:
第一阶段:在进入到提交订单页面之前,需要订单系统根据用户信息向后端发起一个申请Token的请求,后端将Token保存到Redis缓存中,为第二阶段操作使用。
第二阶段: 订单系统拿着申请到的token发起提交订单请求,后端会检查Redis中是否存在该Token, 如果存在, 表示第一次发起订单提交请求,开始逻辑处理,处理完逻辑后删除Redis中的Token 当有重复请求的时候,检查缓存中Token是否存在。不存在表示非法请求。
7. 状态机
? 针对更新操作,比如业务上需要修改订单状态,例如订单状态有待支付、支付中、支付成功、支付失败、订单超时关闭等,在设计的时候最好只支持状态的单向改变(不可逆),也就是在更新的时候where条件里可以加上status = {状态},多次调用的话实际上也只会执行一次。
8. 乐观锁
? 如果更新已有数据,可以进行加锁更新,也可以设计表结构时使用乐观锁,通过version来做乐观锁,这样既能保证执行效率,又能保证幂等, 乐观锁的version版本在更新业务数据要自增
update table set version = version + 1 where id = #{id} and version = #{version}
示例: 当有重复请求的时候,第一个请求会获取当前商品的version版本号,得到的version为1,紧接着由于第一个请求还没更新商品的version,第二个请求获取的version依然也是1, 这时候第一个请求操作更新的时候带上version并作为条件并且自增更新,这时候商品的version就会变成2,当第二个请求去操作更新的时候明显version不一致导致更新失败。
9. 防重表
? 以支付为例: 使用唯一主键去做防重表的唯一索引,比如使用订单号作为防重表的唯一索引,每一次请求都根据订单号向防重表中插入一条数据,插入成功说明可以处理后面的业务,当处理完业务逻辑之后删除防重表中的订单号数据,后续如果有重复请求,则会因为防重表唯一索引原因导致插入失败,直接返回操作失败,直到第一次请求返回结果,可以看出防重表作用就是加锁的功能。
注: 最好结合状态机幂等先判断一下
10. select + insert or update or delete
? 该方案就是操作之前先查询一下,符合要求再插入,该方案在没有并发的系统中可以解决幂等问题,在单JVM有并发的时候可以用JVM加锁来保证幂等性,在分布式环境它是无法保证幂等性,可以使用分布式来保证。
11. 分布式锁
? 在进入方法时,先去获取锁,假如获取到锁,就继续后面的流程,假如没有获取到锁就等待锁释放后直到获取锁,当执行完方法时则进行释放锁。
该解决方案可以用来解决分布式系统幂等性。
常用的分布式锁实现采用的方案是 Redis 和 Zookeeper等工具,使用分布式锁类似于防重表,将防重并发放到缓存中,较为高效,思路相同,同一时间只能完成一次支付请求。
注: 获取锁最好设置个超时时间,防止意外没有释放到锁
12. 缓冲队列
? 将请求都快速地接收下来后放入缓冲队列中,后续使用异步任务处理队列中的数据,过滤掉重复的请求,该解决方案优点是同步处理改成异步处理、高吞吐量,缺点则是不能及时地返回请求结果,需要后续轮询得处理结果。
13. 全局唯一号
? 比如通过source来源 + 唯一序列号传入给后端,后端来判断请求是否重复,在并发时只能处理一个请求,其他相同并发请求要么返回请求重复,要么等待 前面请求执行完成后再执行。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bbdbolg/p/1493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