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总线
减少硬件间的连线数量
什么是总线
连接各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
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规范:一条总线只允许一对硬件进行传输,其余硬件需等待。
总线上信息的传送
串行
并行
总线结构的计算机距离
单总线结构框图
不合理,若主存需要与其他硬件一起工作,CPU会停止运行
面向CPU的双总线结构框图
一条总线专门联通CPU和主存,解决了上图的问题
问题:主存与外部设备没有信息通路
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双总线结构图
解决了上述问题
芯片内部
的总线计算机各部件之间
的信息传输线(外部)
双向
与机器字, 存储字长有关单项
与存储地址, I/O地址有关有出
有入
计算机系统之间
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
之间的通信
总线就是印刷在主板上的
传输方向
和有效地电平
范围功能
时序
关系数据线
的根数MBps
)同步
不同步
地址线
与 数据线
复用总和
负载能力
单总线结构 把所有设备连接到一条总线上
多总线结构
双总线结构
三总线结构
三总线结构的又一形式
四总线结构
高速设备用高速总线
,低俗设备用扩展总线
传统微型机总线结构
VL-BUS局部总线结构
将高速设备与低速设备分离
PCI总线结构
将高速设备与低速设备分离
多层PCI总线结构
PCI总线的扩展,更适用于多设备
基本概念
控制权
相应
从主设备发来的总线命令链式查询
当借口发出占用总线的请求时, BR线被占用, 但并不知道哪两个设备需要占用总线, 此时BG线会从接口0一只运作到接口n, 直到找到占用设备为止.
优先级算法实现简单, 制作及扩展简单, 一般用在微型计算机
或一些简单的嵌入式系统当中
计数器定时查询
BR发出总线请求,此时计数器从0开始(也可以通过软件设置计数器的初始值,已达到更灵活的优先级的目的),检测接口i是否发出请求,若没有发出请求,计时器+1,继续检测下一个接口
可较灵活地更改优先级,但设备地址
地宽度,需要[log(n)]条线
独立请求方式
更灵活,寻找请求设备更快,总线控制部件
中内置 排队器
,能高度自定义优先级,但需要多很多线(2n条)
目的 解决通信双方协调配合
问题
总线传输周期
主模块申请
, 总线仲裁决定给出地址
和命令
交换数据
撤销有关系信息
总线通信的四种方式
统一时标
控制数据传送
发送方
用系统时钟前沿
发信号接收方
用系统时钟后沿
判断、识别应答方式
,没有公共时钟标准‘
“等待”响应信号
WAIT,由从设备给出同步
,异步
结合
挖掘
系统总线每个瞬间
的潜力
主模块
申请占用总线
,使用完后即放弃总线
的使用权从模块
申请占用总线
,将各种信息送至总线上上述三种通信的共同点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yihe/p/1501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