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对于想要入门Python或者深度学习的初学者而言,配置环境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相信有许多人经历过安装第三方包失败,安装好了却在使用中报错,安装CUDA、tensorflow、pytorch版本不匹配等等令人头大的问题,我也曾被这些问题所困扰。经过这两三年时间中反复重装环境的痛苦过程,直到现在我才逐渐能够独立、流畅地配制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帮助了许多遇到这些问题的朋友,收获了一些经验教训,因此我希望将这一完整的过程写成博客,帮助在这方面遇到困难的人。
在这个系列的博客中,我计划详细介绍如下环境在Windows下的配置,后续有时间还会更新Ubuntu下的配置方法。
- 安装Pycharm和Miniconda(本篇)
- 介绍conda虚拟环境配置工具
- 安装CUDA、tensorflow和pytorch
- 多版本CUDA、tensorflow和pytorch共存
为什么选择Miniconda而不是Anaconda?
初学者通常会对Anaconda更加熟悉,它提供了一个包含大多数常见第三方包的Python环境,并且可以使用其中的conda工具来管理虚拟环境,同时还附带了许多IDE。
但是对于需要进行深度学习工作的朋友而言,对多版本框架共存的需求显然是首位的,我们必须要自行创建虚拟环境对不同版本的第三方包进行隔离。
同时,我们很少使用Anaconda自带的IDE,而是使用功能更加强大的Pycharm来进行开发,这就使得Anaconda提供的大而全的环境显得过于臃肿。
Miniconda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只提供了conda工具来管理环境,而没有其他预装的第三方包。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存储空间,而且有利于我们从一开始就正确地配置环境。
下载Pycharm
- 选择Windows系统。Professional是专业版,需要购买并使用账号密码登录,还可以使用edu后缀的教育邮箱免费申请。专业版比社区版增加了对于Web开发、数据库和jupyter notebook等的支持,如果不需要上述功能可以选择Community社区版。
- 点击Download下载。这里我下载的是专业版,后续安装步骤可能与社区版有所出入。
安装Pycharm
- 双击下载好的exe安装文件,点击Next进入下一步。
- 选择安装选项。这里建议选择添加至PATH环境变量,并关联.py文件。添加至右键菜单,可以在文件夹上单击右键使以Pycharm项目打开文件夹。关联.py文件指默认用Pycharm打开.py文件。
下载Miniconda
安装Miniconda
- 双击下载好的exe安装文件,点击Next进入下一步。
- 选择安装选项。这里建议两个选项都进行勾选。第一个选项是将Miniconda3添加到PATH路径中,以便使用命令行或终端使用conda命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之前安装过Anaconda需要先进行卸载,以免引起错误。第二个选项是将Miniconda3设置为默认的系统Python环境,其他IDE中使用Python时会首先调用Miniconda中的Python及其相关环境。
- 这两个选项是Anaconda的一些帮助文档,可以取消勾选以跳过,点击Finish完成安装。
- 按win+r,输入cmd打开命令行,输入conda,如果看到如下图所示的输出,就说明Miniconda安装完成了。
在Pycharm中使用Miniconda环境
-
双击运行Pycharm。
-
勾选同意,点击Continue。
- 这里可以任意选择是否共享匿名数据。
- 这里可以选择激活Pycharm或者免费试用30天,点击continue。
- 看到这个界面说明Pycharm成功启动了,点击New Project创建一个新项目吧。
- 在这个界面中,左侧选择Pure Python创建一个纯Python项目,右侧更改Location以改变项目的名称和存储位置。在Python Interpreter(Python解释器)中选择New environment using Conda,这样就可以使用我们刚才安装的Miniconda了(注意看Python解释器的路径中包含Miniconda3,证明确实是用的Miniconda环境),也可以自行指定该环境中Python的版本。这样会为这个Python项目创建一个同名的conda环境。这里的Make available to all projects暂时不用勾选,稍后在conda环境介绍中会提到其作用。最后点击Create即可。
- 进入项目后稍等片刻,等待右下角的Updating skeletons进度条完成,点击绿色箭头就可以运行程序。
下一篇博客中将详细地介绍conda工具的使用方法。
Windows配置深度学习环境详细教程(一):安装Pycharm和Miniconda、conda环境介绍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xy764139720/p/1506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