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GER.debug("the DTO info: {}", JSON.toJSONString(DTO));
这段代码主要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有同学就会说了,我不是info日志么,为什么还会执行这行代码?请继续往下看。我们首先看一下slf4j中logger.info()这个方法是如何申明的:第二个参数为Object类型。我们的代码中传递给第二个参数的值为:JSON.toJSONString(DTO),很明显这行代码是传递一个String类型的字段给Object arg。那么String如何来呢?答案也很明显,必须先执行JSON序列化才能得到String,所以不论日志是否打印,JSON序列化都会执行。那么logger.info这个info在什么时候起作用呢?答案是它只能 在输出日志这个动作时起作用:
2. 解决方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在输入日志时加个级别判断(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规范很容易被忽略,比如项目成员更替时,很容易引入有问题的代码。所以笔者写了一段脚本:扫描所有Java代码,如果logger.info()中有JSON序列化动作,那么必须判断优先级后才能输出日志。即可以简单的认为它的前一行代码必须是logger.isInfoEnabled()。如果你的项目有CICD环境,那么把这段脚本集成到扫描规范中,才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完美的方案):
if (LOGGER.isInfoEnabled()) {
LOGGER.info("the DTO info: {}", JSON.toJSONString(DTO));
}
https://mp.weixin.qq.com/s/A_5llN3OiY5dm7T8yOOimQ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hangww/p/1512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