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eb开发 > 详细

Node.js(三)node.js的常用的内置模块

时间:2021-08-24 22:52:36      阅读:2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前言

因为Node.js是运行在服务区端的JavaScript环境,服务器程序和浏览器程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浏览器的安全限制了,而且,服务器程序必须能接收网络请求,读写文件,处理二进制内容,所以,Node.js内置的常用模块就是为了实现基本的服务器功能。这些模块在浏览器环境中是无法被执行的,因为它们的底层代码是用C/C++在Node.js运行环境中实现的。

global

在前面的JavaScript课程中,我们已经知道,JavaScript有且仅有一个全局对象,在浏览器中,叫window对象。而在Node.js环境中,也有唯一的全局对象,但不叫window,而叫global,这个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也和浏览器环境的window不同。进入Node.js交互环境,可以直接输入:

> global.console
Console {
  log: [Function: bound ],
  info: [Function: bound ],
  warn: [Function: bound ],
  error: [Function: bound ],
  dir: [Function: bound ],
  time: [Function: bound ],
  timeEnd: [Function: bound ],
  trace: [Function: bound trace],
  assert: [Function: bound ],
  Console: [Function: Console] }

 

process

process也是Node.js提供的一个对象,它代表当前Node.js进程。通过process对象可以拿到许多有用信息:

> process === global.process;
true
> process.version;
v5.2.0
> process.platform;
darwin
> process.arch;
x64
> process.cwd(); //返回当前工作目录
/Users/michael
> process.chdir(/private/tmp); // 切换当前工作目录
undefined
> process.cwd();
/private/tmp

JavaScript程序是由事件驱动执行的单线程模型,Node.js也不例外。Node.js不断执行响应事件的JavaScript函数,直到没有任何响应事件的函数可以执行时,Node.js就退出了。

如果我们想要在下一次事件响应中执行代码,可以调用process.nextTick()

// test.js

// process.nextTick()将在下一轮事件循环中调用:
process.nextTick(function () {
    console.log(nextTick callback!);
});
console.log(nextTick was set!);

用Node执行上面的代码node test.js,你会看到,打印输出是:

nextTick was set!
nextTick callback!

这说明传入process.nextTick()的函数不是立刻执行,而是要等到下一次事件循环。

Node.js进程本身的事件就由process对象来处理。如果我们响应exit事件,就可以在程序即将退出时执行某个回调函数:

// 程序即将退出时的回调函数:
process.on(exit, function (code) {
    console.log(about to exit with code:  + code);
});

判断JavaScript执行环境

有很多JavaScript代码既能在浏览器中执行,也能在Node环境执行,但有些时候,程序本身需要判断自己到底是在什么环境下执行的,常用的方式就是根据浏览器和Node环境提供的全局变量名称来判断:

if (typeof(window) === undefined) {
    console.log(node.js);
} else {
    console.log(browser);
}

后面,我们将介绍Node.js的常用内置模块。

 

一、fs

Node.js内置的fs模块就是文件系统模块,负责读写文件。

和所有其它JavaScript模块不同的是,fs模块同时提供了异步和同步的方法。

回顾一下什么是异步方法。因为JavaScript的单线程模型,执行IO操作时,JavaScript代码无需等待,而是传入回调函数后,继续执行后续JavaScript代码。比如jQuery提供的getJSON()操作:

$.getJSON(http://example.com/ajax, 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IO结果返回后执行...);
});
console.log(不等待IO结果直接执行后续代码...);

而同步的IO操作则需要等待函数返回:

// 根据网络耗时,函数将执行几十毫秒~几秒不等:
var data = getJSONSync(http://example.com/ajax);

同步操作的好处是代码简单,缺点是程序将等待IO操作,在等待时间内,无法响应其它任何事件。而异步读取不用等待IO操作,但代码较麻烦。

异步读文件

按照JavaScript的标准,异步读取一个文本文件的代码如下:

use strict;

var fs = require(fs);

fs.readFile(sample.txt, utf-8, function (err, data) {
    if (err) {
        console.log(err);
    } else {
        console.log(data);
    }
});

请注意,sample.txt文件必须在当前目录下,且文件编码为utf-8

异步读取时,传入的回调函数接收两个参数,当正常读取时,err参数为nulldata参数为读取到的String。当读取发生错误时,err参数代表一个错误对象,dataundefined。这也是Node.js标准的回调函数:第一个参数代表错误信息,第二个参数代表结果。后面我们还会经常编写这种回调函数。

由于err是否为null就是判断是否出错的标志,所以通常的判断逻辑总是:

if (err) {
    // 出错了
} else {
    // 正常
}

如果我们要读取的文件不是文本文件,而是二进制文件,怎么办?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读取一个图片文件:

use strict;

var fs = require(fs);

fs.readFile(sample.png, function (err, data) {
    if (err) {
        console.log(err);
    } else {
        console.log(data);
        console.log(data.length +  bytes);
    }
});

当读取二进制文件时,不传入文件编码时,回调函数的data参数将返回一个Buffer对象。在Node.js中,Buffer对象就是一个包含零个或任意个字节的数组(注意和Array不同)。

Buffer对象可以和String作转换,例如,把一个Buffer对象转换成String:

// Buffer -> String
var text = data.toString(utf-8);
console.log(text);

或者把一个String转换成Buffer

// String -> Buffer
var buf = Buffer.from(text, utf-8);
console.log(buf);

同步读文件

除了标准的异步读取模式外,fs也提供相应的同步读取函数。同步读取的函数和异步函数相比,多了一个Sync后缀,并且不接收回调函数,函数直接返回结果。

fs模块同步读取一个文本文件的代码如下:

use strict;

var fs = require(fs);

var data = fs.readFileSync(sample.txt, utf-8);
console.log(data);

 

 

 

二、stream

 

 

三、http

 

 

四、crypto

 

Node.js(三)node.js的常用的内置模块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chenxiaomeng/p/1518186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