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indows开发 > 详细

比POSTMAN更好用!在国产接口调试工具APIPOST中使用Mock

时间:2021-08-29 20:06:44      阅读:3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在APIPOST中使用Mock

APIPOST可以让你在没有后端程序的情况下能真实地返回接口数据,你可以用APIPOST实现项目初期纯前端的效果演示,也可以用APIPOST实现开发中的数据模拟从而实现前后端分离。在使用APIPOST之前,你的团队实现数据模拟可能是下面的方案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 本地手写数据模拟,在前端代码中产生一大堆的mock代码。
  • 利用mockjs或者canjs的can-fixture实现ajax拦截,本地配置必要的json规则。
  • 后端在Controller层造假数据返回给前端。

上面的方式中,不管哪一种方式,都会要求开发人员写一些跟项目本无任何关联的代码,第一个和第二个方式还会需要前端项目在本地引入不必要的js文件。

使用APIPOST 的Mock 服务

您可以通过APIPOST 提供的Mock 服务实现上述功能。

编写Mock 规则

技术分享图片

在APIPOST中,Mock 规则模板支持类型丰富(5.4版本起)。

基本数据(固定json结构)

{
  "code": "0",
  "data": {
    "name": "张三丰",
    "age": 100
  },
  "desc": "成功"
}

基本数据(Mock随机json结构)

{
  "code": "0",
  "data": {
    "list|20": [{
      "name": "@name",
      "age": "@integer(2)"
    }],
    "url": "https://echo.apipost.cn"
  },
  "desc": "成功"
}

RESTFUL逻辑数据

某些场景中,我们可能需要根据接口的入参规则,加入适当的逻辑处理后再返回数据。一个简单的场景就是登录场景,需要根据用户名密码,判断是否登录成功。再或者,我们需要根据产品ID动态返回产品信息,等等。

现在,ApiPost 的Mock 服务提供了这种场景的解决方案。
以下示例中,我们用到了 _req.body对象,其含义是:

当 post 请求以 x-www-form-urlencoded 或者application/json 方式提交时,我们可以拿到请求的参数对象。

{
  "code": "0000",
  "data": {
    "verifySuccess": function() {
      let body = _req.body;
      return body.username === ‘admin‘ && body.password === ‘123456‘;
    },
    "userInfo": function() {
      let body = _req.body;
      if (body.username === ‘admin‘ && body.password === ‘123456‘) {
        return Mock.mock({
          username: "admin",
          email: "@email",
          address: "@address"
        });
      } else {
        return null;
      }
    },
  },
  "desc": "成功"
}

填写Mock URL 相对地址

Mock URL相对地址是必填项(如果不填写的话,无法正常得到响应结果)。您可以通过在设置里开启“自动获取Mock URL地址”来自动获取Mock URL。

技术分享图片

此项开启后,APIPOST将根据您输入的接口URL自动截取PATH部分作为Mock URL的相对路径。

利用APIPOST发送Mock URL

完成以上2步后,您可以通过在APIPOST中切换到“Mock 环境”来发送查看mock返回的详细数据。
技术分享图片

将生成的mock URL地址发给前端

技术分享图片

您可以将APIPOST生成的mock URL地址发给前端来代替您的接口地址,这样前端就可以使用您模拟的数据进行先一步的调试开发了。当您的接口完成后,再替换回来即可。

APIPOST的 mock 是基于mock.js 开发的。具体文档可以 参见 mock.js 详细文档。

比POSTMAN更好用!在国产接口调试工具APIPOST中使用Mock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r-tc/p/1519355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