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indows开发 > 详细

nginx+tomcat实现负载均衡(windows环境)

时间:2021-09-02 00:27:40      阅读:2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一、下载软件

1、nginx下载地址:nginx: download

2、tomcat下载地址:https://tomcat.apache.org/

二、实现目标

访问http://localhost地址时, 将请求轮询到tomcat1tomcat2服务器上, 实现负载均衡, 并通过proxy_connect_timeout 1;配置, 实现其中一台服务器宕机能快速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面, 从而不影响使用

第一次、第二次请求到tomcat1服务器,第三次请求到tomcat2服务器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三、负载均衡简介

技术分享图片

??后台服务器组成了一个服务器集群(多台服务器). 有中间服务器(nginx)接受到请求分发给不同的服务器后台. 该nginx就是一个负载均衡服务器.
优点:
??分散后台服务器的压力
??自动去掉挂掉的后台服务器
??缓存后台服务器响应内容

负载均衡的分配策略
??nginx 的 upstream目前支持 4 种方式的分配
??1)、轮询(默认)
?? ?? 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能自动剔除。
??2)、weight
???? 指定轮询几率,weight和访问比率成正比,用于后端服务器性能不均的情况。
??2)、ip_hash
???? 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hash结果分配,这样每个访客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可以解决session的问题。
??3)、fair(第三方)
???? 按后端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分配请求,响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
??4)、url_hash(第三方)
????按访问url的hash结果来分配请求,使每个url定向到同一
????个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为缓存时比较有效。
负载均衡配置
在http节点里添加:
??upstream myServer {
????server 127.0.0.1:9090 down;
????server 127.0.0.1:8080 weight=2;
????server 127.0.0.1:6060;
????server 127.0.0.1:7070 backup;
????[ip_hash | fair | url_hash]
??}
在需要使用负载的server节点下添加
??proxy_pass http://myServer;
??upstream 每个设备的状态:
??down 表示单前的server暂时不参与负载
??weight 默认为1.weight越大,负载的权重就越大。
??max_fails :允许请求失败的次数默认为1.当超过最大次数时,返回??proxy_next_upstream 模块定义的错误
??fail_timeout:max_fails 次失败后,暂停的时间。
??backup: 其它所有的非backup机器down或者忙的时候,请求backup机器。所以这台机器压力会最轻。

四、开始

1、下载nginx和tomcat, 复制一份tomcat作为tomcat2服务器

技术分享图片

 

 2、修改第一个server.xml中的端口配置 ,3个位置改为 18005 18080 18009

       同样修改第二个server.xml中的端口配置 ,3个位置改为 28005 28080 28009

技术分享图片

 

 

3、为了区分tomcat1、tomcat2, 修改F:\test_nginx_tomcat\tomcat1\webapps\ROOT目录下的index.jsp文件内容

 技术分享图片

 

 4.分别启动tomcat1、tomcat2, /bin目录下startup.bat命令, 访问http://localhost:18080http://localhost:28080, 查看是否启动成功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5、到目前为止两台tomcat服务器已经准备就绪了, 接下来配置nginx,即修改nginx.conf文件

worker_processes  1;#工作进程的个数,一般与计算机的cpu核数一致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单个进程最大连接数(最大连接数=连接数*进程数)
}
 
http {
    include       mime.types; #文件扩展名与文件类型映射表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默认文件类型
 
    sendfile        on;#开启高效文件传输模式,sendfile指令指定nginx是否调用sendfile函数来输出文件,对于普通应用设为 on,如果用来进行下载等应用磁盘IO重负载应用,可设置为off,以平衡磁盘与网络I/O处理速度,降低系统的负载。注意:如果图片显示不正常把这个改成off。
    
    keepalive_timeout  65; #长连接超时时间,单位是秒
 
    gzip  on;#启用Gizp压缩
    
    #服务器的集群
    upstream  myNginxTest {  #服务器集群名字    
        server    127.0.0.1:18080  weight=1;#服务器配置   weight是权重的意思,权重越大,分配的概率越大。
        server    127.0.0.1:28080  weight=2;
    }    
 
    #当前的Nginx的配置
    server {
        listen       80;#监听80端口,可以改成其他端口
        server_name  localhost;##############    当前服务的域名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myNginxTest;
            proxy_redirect default;
        proxy_connect_timeout 3;
        proxy_read_timeout 1;
        proxy_send_timeout 1;
        }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
            root   html;
        }
    }
}
  • upstream: 指定服务器集群, 我们开启了tomcat1、tomcat2, 定义2个server即可
  • weight: 权重, tomcat2是1的两倍, 后面测试发现, 基本上tomcat1和tomcat2的请求次数比例为1:2
  • server: 监听localhost:80的所有请求, 并将请求根据upstream配置的集群规则进行分发, 注意, proxy_pass的test.nginx.com必须跟upstream的test.nginx.com一致
  • proxy_connect_timeout 3; # 当其中一台服务器宕机后, 请求连接的超时时间, 设为3s, 可以看到tomcat2宕机后, 当轮询到tomcat2服务器时, 响应会有3s的延时, 3s后自动将请求转到tomcat1服务器, 实现了集群的高可用, 同理, 开启tomcat2后, nginx恢复正常的轮询请求 proxy_read_timeout 1; proxy_send_timeout 1;

6、保存配置, 启动nginx, 双击启动或通过命令启动,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nginx命令:

nginx的启动和关闭
nginx -h 查看帮助信息
nginx -v 查看Nginx的版本号
nginx -V 显示Nginx的版本号和编译信息
start nginx 启动Nginx
nginx -s stop 快速停止和关闭Nginx
nginx -s quit 正常停止或关闭Nginx
nginx -s reload 配置文件修改重新加载
nginx -t 测试Nginx配置文件的正确性及配置文件的详细信息
task /fi "imagename eq nginx.exe" windows命令框下查看nginx的进程命令

 7、浏览器请求http://localhost, 不断刷新、停掉任意一台服务器, 可以看到目标中的效果

四、文章参考

nginx+tomcat实现负载均衡(windows环境) - wangzaiplus - 博客园 (cnblogs.com)

nginx配置文件详解及其负载均衡; - 笑~笑 - 博客园 (cnblogs.com)

 

nginx+tomcat实现负载均衡(windows环境)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dragon-lan/p/1520649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