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如何构建高质量的代码?

时间:2015-01-17 17:42:51      阅读:23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一、高质量代码的三要素

可读性、可维护性、可变更性(所有软件理论的核心)

1.可读性强

1.1.why 程序员写不出可读性的代码?

原因有三:

  • 他们很少关注代码的可读性,也对如何提高代码的可读性缺乏切身体会。
  • 有时即使为代码编写了注释,也常常是注释语言晦涩难懂形同天书,令阅读者反复斟酌依然不明其意。
  • 项目开发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紧急的。(可使用eclipse中的代码模板

1.2.建议

  1)不要编写大段的代码; 

    在编码过程中,不断地对代码进行分段、分离,写成一个个函数,并要考虑这些函数应该放在哪里:是放在当前类呢,还是新建一个类?(遵循‘职责驱动原则’)

  2)使用从上往下的编写方式

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从下往上编写,也就是按照顺序,每分出去一个函数,都要将这个函数编写完,才回到主程序,继续往下编写。而一些更有经验的程序员会采用另外一种从上往下的编写方式。当他们在编写程序的时候,每个被分出去的程序,可以暂时只写一个空程序而不去具体实现功能。当主程序完成以后,再一个个实现它的所有子程序。采用这样的编写方式,可以使复杂程序有更好的规划,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

    即,先把主结构、顺序写下来,然后再把其中的每一个方法给实现

3)解释义名称与注释

我们在命名变量、函数、属性、类以及包的时候,应当仔细想想,使名称更加符合相应的功能。

使用最乱的就是get,因此我规定,get开头的函数仅仅用于获取类属性

在编写代码时如果你编写的是一个接口或抽象类,我还建议你在@author后面增加@see注释,将该接口或抽象类的所有实现类列出来。

4)在编写代码过程中养成不断重构的习惯;(写到15-20行时,就要考虑是否需要重构)

2. 可维护性

能够适应软件在部署和使用中的各种情况

1)代码不能写死

  • 使用日志文件、属性文件、配置文件,通常都是以下几个方式:将文件放到与类相同的目录,使用ClassLoader.getResource()来读取;将文件放到classpath目录下,用File的相对路径来读取;使用web.xml或另一个属性文件来制定读取路径。
  • 使用相对路径存放相关文件;
  • 不能在代码中写hardcode。

2)预测可能发生的变化

3)每次的变更尽量不要去修改原有的代码

3.可变更性

按照现在的软件理论,客户对软件的需求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变化。

 

当软件设计好以后,为应对客户需求的变更而进行的代码修改,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软件设计的可变更性。

由于软件合理的设计,修改所付出的代价越小,则软件的可变更性越好,即代码设计的质量越高。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是,无论客户需求怎样变化,软件只需进行适当的修改就能够适应。但这之所以称之为理想状态,因为客户需求变化是有大有小的。如果客户需求变化非常大,即使再好的设计也无法应付,甚至重新开发。然而,客户需求的适当变化,一个合理的设计可以使得变更代价最小化,延续我们设计的软件的生命力。

1)通过提高代码复用提高可维护性(初级)

代码规划方法:

  • 对整个系统的整体分析与合理规划可以根本地保证代码复用。(需要高手:系统分析师(我的目标之一))

系统分析师通过用例模型、领域模型、分析模型的一步一步分析,最后通过正向工程,生成系统需要设计的各种类及其各自的属性和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功能被合理地划分到这个类中,可以很好地保证代码复用。(这个我不熟悉

  • 通过开发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的重构,也许更加实用。当某个开发人员在开发一段代码时,发现该功能与前面已经开发功能相同,或者部分相同。这时,这个开发人员可以对前面已经开发的功能进行重构,将可以通用的代码提取出来,进行相应的改造,使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便于各个地方可以使用。
  • 一些比较成功的项目组会指定一个专门管理通用代码的人,负责收集和整理项目组中各个成员编写的、可以通用的代码。

 

2)利用设计模式提高可变更性(中级)

a. if…else…

你应当想到你的代码应当重构一下了。

Java代码

X x = factory.getBean(var); x.doX();

  

这样就可以实现以上的功能了。我们看到这里有一个工厂,放着所有的A、B、C...并且与它们的key对应起来,并且写在配置文件中。如果出现新的选项时,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就可以无限制的增加下去。

b.解决继承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策略模式。

将某一个影响更大的、或者选项更少的属性设计成继承类,而将其他属性设计成策略类,就可以解决很多继承类的问题。

 

3)职责驱动设计和领域驱动设计(高级)

前面我提到,当我们尝试写一些复杂功能的时候,我们把功能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函数。但是,应当将这些函数分配到哪个类中呢?也就是系统中的所有类都应当拥有哪些函数呢?或者说应当表现出哪些行为呢?

答案就在这里:以职责为中心,根据职责分配行为。

3.1.Responsibility Drive Design AND Domain Drive Design的提出

职责驱动设计(Responsibility Drive Design,RDD)是Craig Larman在他的经典著作《UML和模式应用》中提出的。

继Craig Larman提出的职责驱动设计数年之后,另一位大师提出了领域驱动设计。领域驱动设计(Domain Drive Design,DDD)是Eric Evans在他的同名著作《领域驱动设计》中提出的。

    3.2.低表示差异

我们开发的应用软件实际上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因此,软件世界与现实世界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当我们在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需求分析员实际上是从客户那里在了解现实世界事物的规则、工作的流程。

如果我们在软件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将软件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我们的软件将更加本色地还原事物最本质的规律。这样的设计,就称之为“低表示差异”。

技术分享

采用“低表示差异”进行软件设计,现实世界有什么事物,就映射为软件世界的各种对象(类);现实世界的事物拥有什么样的职责,在软件世界里的对象就拥有什么样的职责;在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因为它的职责而产生的行为,在软件世界中就反映为对象所拥有的函数。

 

3.3.低耦合(耦合就是对某元素与其它元素之间的连接、感知和依赖的量度)、高内聚(功能内聚)、信息专家模式

3.4.领域分析和领域模型

我们在分析系统时,首先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用例分析,然后根据用例绘制领域模式和分析模型,整个系统最主要的类就形成了。通过以上分析形成的类,往往和现实世界的对象是对应的。正因为如此,软件世界的这些类也具有了与现实世界的对象相对应的职责,以及在这些职责范围内的行为。

 

在之前的设计理论中,领域模型是从用例模型到分析模型之间的一种中间模型,也就是从需求分析到软件开发之间的一种中间模型。

但是,Evans在领域驱动设计中,将它放到了一个无比重要的位置。按照领域驱动设计的理论,在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人员使用领域模型与客户进行沟通;在设计开发阶段,开发人员使用领域模型指导设计开发;在运行维护和二次开发阶段,维护和二次开发人员使用领域模型理解和熟悉系统,并指导他们进行维护和二次开发。

 

总之,在整个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中,领域模型都成为了最核心的内容。(领域模型是一些类图,但是这些类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角色、职责、协作

理解了“低表示差异”,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应当如何运用职责驱动设计进行分析和设计。首先,我们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对业务需求的了解,从中提取出现实世界中的关键事物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我们通常通过建立领域模型来完成。领域模型建立起来以后,通过诸如Rational Rose这样的设计软件的正向工程,生成了我们在软件系统中最初始的软件类。这些软件类,由于每个都扮演着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具体的角色,因而赋予了各自的职责。前面我已经提到,如果你的系统采用职责驱动设计的思想进行设计开发,作为一个好的习惯,你应当在每一个软件类的注释首行,清楚地描述该软件类的职责。

 

from:http://blog.jobbole.com/29764/

如何构建高质量的代码?

原文:http://www.cnblogs.com/lulj/p/423049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