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使用get的时候就使用get,然后才考虑用post
get和post在面试过程中一般都会问到,一般的区别:
1.post更安全(不会作为url的一部分,不会被缓存、保存在服务器日志、以及浏览器浏览记录中)
2.post发送的数据量更大(get有url长度限制)
3.post能发送更多的数据类型(get只能发送ASCII字符)
我相信不止一个人跟我一样有这种疑惑,既然post有这么多优点,那我们为什么要使用get?甚至有个同事说,咱们封装一个ajax底层,直接不用get算了……
但是,get比post更快,上面也说了,get获取的数据可以被缓存,但就这一条吗?肯定不是!
即使是在数据发送的时候,post也会比get要慢!
http权威指南中是这样说的:
http在的一次会话需要先建立tcp连接(大部分是tcp,但是其他安全协议也是可以的),然后才能通信,如果每次连接都只进行一次http会话,那这个连接过程占的比例太大了!
于是出现了持久连接:在http/1.0+中是connection首部中添加keep-alive值,在http/1.1中是在connection首部中添加persistent值,当然两者不仅仅是命名上的差别,http/1.1中,持久连接是默认的,除非显示在connection中添加close,否则持久连接不会关闭,而http/1.0+中则恰好想法,除非显示在connection首部中添加keep-alive,否则在接收数据包后连接就断开了。
出现了持久连接还不够,在http/1.1中,还有一种称为管道通信的方式进行速度优化:把需要发送到服务器上的所有请求放到输出队列中,在第一个请求发送出去后,不等到收到被服务器的应答,第二个请求紧接着就发送出去,但是这样的方式有一个问题:不安全,如果一个管道中有10个连接,在发送出9个后,突然服务器告诉你,连接关闭了,此时客户端即使收到了前9个请求的答复,也会将这9个请求的内容清空,也就是说,白忙活了……此时,客户端的这9个请求需要重新发送。这对于幂等请求还好(比如get,多发送几次都没关系,每次都是相同的结果),如果是post这样的非幂等请求(比如支付的时候,多发送几次就惨了),肯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post请求不能通过管道的方式进行通信!
很有可能,post请求需要重新建立连接,这个过程不跟完全没优化的时候一样了么?
所以,在可以使用get请求通信的时候,不要使用post请求,这样用户体验会更好,当然,如果有安全性要求的话,post会更好。
:
为什么要尽量使用get而不是post,布布扣,bubuko.com
原文:http://www.cnblogs.com/strayling/p/358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