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序列化概述

时间:2015-03-11 12:10:45      阅读:21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序列化是什么:

序列化分为两大部分: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序列化是这个过程的第一部分,将数据分解成字节流,以便存储在文件中或在网络上传输。反序列化就是打开字节流并重构对象。对象序列化不仅要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成字节表示,有时还要恢复数据。恢复数据要求有恢复数据的对象实例。

序列化有什么特点:

如果某个类能够被序列化,其子类也可以被序列化。声明为static和transient类型的成员数据不能被序列化。因为static代表类的状态, transient代表对象的临时数据。(

当需序列化时使用transient

   当序列化一个类或对象时,对于那些原子类型(atomic)或可以重建的原素要表识为transient类型。这样就不用每一次都进行序列化。如果这些序列化的对象要在网络上传输,这一小小的改变对性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不能盲目的序列化任何东西。要注意session中放置的内容大小,以避免对内存复制造成影响,内存复制同样也不适用于大量的session和节点。[@more@])

什么时候使用序列化:

一:对象序列化可以实现分布式对象。(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位于不同进程中的对象之间的调用问题)主要应用例如:RMI要利用对象序列化运行远程主机上的服务,就像在本地机上运行对象时一样。二:对象序列化不仅保留一个对象的数据,而且递归保存对象引用的每个对象的数据。可以将整个对象层次写入字节流中,可以保存在文件中或在网络连接上传递。利用对象序列化可以进行对象的"深复制",即复制对象本身及引用的对象本身。序列化一个对象可能得到整个对象序列。

序列化概述

原文:http://www.cnblogs.com/rankilau/p/4329245.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