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库技术 > 详细

交换机中access和trunk详解

时间:2015-03-16 22:54:37      阅读:48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vlan的标准802.1q中采用的是untagged,tagged这两个术语来制定vlan规范,并没有access,trunk。然而大多数实际的交换机设备在配置时,却都采用access,trunk。

 

以下简称802.1q中数据包中的vlan标识部分为vid标签。

pvid是标识一个物理端口的,一个物理端口只能有一个pvid;

vid是数据包中携带的vlan号。

 

典型的几个实例

交换机环境配置如下

端口1:trunk, 允许所有vlan通过;连接着个人PC

端口2:access,vlan35,连接着服务器Server

PC和Server处于同一IP段。

 

为什么,PC无法访问Server?

默认情况下设置端口为trunk时,pvid自动设为1,而设为access时,pvid自动设置为vlan号。

因为PC发出的数据包没有vid标签,端口1接受后,打上vid=1的标签,这样相当于PC和Server分属于不同的vlan,无法访问。

 

解决办法,把端口1的pvid设置为35。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交换机S1的access口和S2的trunk口连接时,由于access口不接受任何有vid标签的数据包,所以实际接受的只有S2发出的vid=trunk口pvid的数据包。技术分享

交换机中access和trunk详解

原文:http://www.cnblogs.com/Ragdoll/p/4342860.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