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忽略下一跳不可达的路由,同时忽略不同步的路由。
选路规则:
顺口溜:权、本、始、短、起、M、E、近、老、小
1.权。就是权重(weight),是cisco私有的属性,在当前路由器有效,选择权重大的。
2.本。就是本地优先级。默认为100,在AS内部传递,决定如何离开AS,选择本地优先级大的。
3.始。自己network的,也就是下一跳为0.0.0.0的路由。
4.短。AS-Path最短的。只有在EBGP之间传递时才会加上AS号。
5.起。路由是如何进BGP的。IGP优先于EGP优先于incomplete,即IGP>EGP>Incomplete
6.M。就是MED。在AS之间传递,决定如何进入AS。也就是metric值,选择Med小的。默认情况下,仅当路径来自同一个AS的不同路由器时才比较MED。可以用bgp alway-compare-med,对来自不同AS的路由也比较MED
7.E。就是EBGP优先与IBGP。因为EBGP的管理距离是20,IBGP的管理距离是200.
8.近。如果禁用了同步,则只有内部路径,则选择经过IGP邻居最短的(IGP的metric最小的)路径。
9.老。对于EBGP路径,选择最老的路由(学习到的时间最长的),从而可以降低路由翻滚的影响。
10.小。选择BGP邻居的route-id最小的。如果route-id一样,则选择邻居IP地址最小的。
本文出自 “HeZhang”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hezhang.blog.51cto.com/1347601/1371717
原文:http://hezhang.blog.51cto.com/1347601/137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