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战的活动目录:
1. 网络服务器:DNS,DHCP,IIS(web,FTP),SMTP,POP3
2. PKI:公共密钥架构
3. Exchange
4. 虚拟化:VIIware,Hyper-v
搭建实验的环境:
1. 利用WorkStation 10.0.4
2. 安装:WorkStation
3. 创建虚拟机
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
1. 修改主机名
2. 配置网络 --------将相关信息记录
3. 关闭防火墙 到服务器列表
4. 开启远程桌面
测试虚拟机之间的通讯:
快照:防止误操作
(微软的AD服务器,SQL Server群集,Exchange服务器不合适做快照)
注:快照一般只适合快测试或者实验环境,生产环境慎用
虚拟机的基本配置:
1. 调整内存
2. 调整CPU
3. 调整磁盘
4. 调整网络
注:桥接模式下,虚拟机之间以及虚拟机和物理机可以通讯
仅主机模式下,虚拟机之间可以通讯
安装VMWARE TOOLS:
如果是安装windows server2003/2008时,手动安装VMWARE可以提升虚拟机的性能,设备的驱动
DNS服务器
DNS域名解析服务:
Domain Name Service
主要作用:提供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解析
域名解析发展史:
1. 分布式解析:解析工作由每一个主机负责,host文件
host文件所在的位置: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2.集中式解析:解析工作由一台主机负责
3.即分布又集中:DNS
DNS查询方式:
1. 递归查询:客户端发起的查询
2. 迭代查询:服务器端发起的查询
安装DNS服务:
1. 添加DNS服务器角色
2. 配置DNS解析
3. 区域名称:uec.com
4. 打开DNS管理工具:服务器管理器->工具->DNS
正向查找区域: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反向查找区域:将IP地址解析为域名
区域:DNS服务器所负责解析的名称空间
5. 新建正向查找区域
区域类型有:
a: 主要区域:包含此区域的所有内容,此内容可读可写
b: 辅助区域:这个区域中的数据来复制于主要区域,可读不可写
c: 存根区域:这个区域中的数据复制于主要区域,但是只可以复制NS,SOA以及粘连A记录
动态更新:
当客户端的IP地址或者是主机名发生变化时,DNS服务器自动更新记录
记录类型有:
1. A:主机记录
基本操作:添加一条记录;删除一条记录;空域名解析;泛域名解析;利用DNS实现简单的负载均衡
注:清除DNS缓存:ipconfig/flushdns
2. SOA:起始授权记录
3. NS:名称服务器记录
4. CNAME:别名记录,主机记录的别名
5. MX:邮件交换器记录
6. PTR:反向指针
序列号:记录主要服务器的数据修改版本
主服务器:负责此区域的主要服务器
负责人:管理员,使用的是管理员的邮箱,例如:xxx@uec.com
注:@必须使用 “.”代替@在DNS中表示当前区域
刷新间隔:数据复制间隔
重试间隔:如果主服务器与辅助服务器通讯异常时,则10分钟重试一次
过期时间:如果超过一天辅助服务器与主要服务器未取得联系,则辅助服务器的数据失效
TTL:数据缓存时间
创建辅助服务器:(优点)
1. 提供DNS解析容错,当主要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辅助服务器可以提供工作
2. 分担DNS解析负载,将客户端的DNS查询请求分担到多台服务器
3. 加快查询速度
案例:将Server 02创建为UEC.com的辅助服务器
1. 安装DNS角色
2. 创建辅助区域
3. 主要区域允许数据复制
4. 从主服务器传输
存根服务器:(案例:将Server 02配置成UEC.com的存根服务器)
准备工作:删除辅助区域
创建存根区域
主要区域允许数据复制
本文出自 “乌日古莫乐” 博客,谢绝转载!
原文:http://wurigumole.blog.51cto.com/10036454/162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