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电梯调度系统设计的前期工作

时间:2014-03-11 23:32:22      阅读:60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电梯调度系统设计

                                                                                                                                                                设计人员 :张纯    黄思思

需求分析
    本次项目名:电梯调度   实现四部电梯的调度


    电梯属性:电梯1   停靠所有楼层(0到20)   乘客限制10人   限重800kg
              电梯2   停靠所有楼层(0到20)   乘客限制10人   限重800kg
              电梯3   停靠所有楼层(0到20)   乘客限制20人   限重1600kg
              电梯4   停靠所有楼层(0到20)   乘客限制20人   限重2000kg


   对电梯实际运行的数据调查
                      开门时间:3s
                      关门时间:3s
                      停靠时间:5s
       平均到达上/下一层的时间:3s


     旅客重量:平均70公斤最大120公斤,最小45公斤,乘客重量在45kg到120kg中随机产生

     乘客人数:每层乘客数量有随机数产生,但第0层和第1层产生的随机数平均大于别的层数产生的
               随机人数。

    


   

代码设计

语言:使用c#完成图形界面的操作。

电梯类:     属性:
                         处于该电梯中的乘客
                         所要停靠的楼层
                         最大承载重量
                         处于的楼层
                         最大承载人数
                         处于的状态(上升  下降   停止)
             方法:    
                        乘客进入   当外部乘客处于的楼层和电梯处于的楼层相同并且电梯的状态和乘客所要去的状态(上升或下降)
                                   相同时,读取该乘客的属性(质量,所要去的楼层,进入的人的个数)保存在电梯的相应属性中,
                                   再判断电梯当前承载重量和承载人数是否超过电梯的最大承载重量和最大承载人数,如果是则发出
                                   警报。
                        乘客出去   当内部乘客要去的楼层和电梯处于的楼层相同,读取该乘客的属性(质量,出去的人的个数)保
                                   存在电梯的相应属性中
乘客类:     属性:
                         质量
                         处于的楼层
                         所要去的楼层
                         乘客完成本次乘坐所用时间
                      
楼层类       属性:
                         第几层
                         处于该楼层的乘客
             方法:
                         进入该楼层的乘客  乘客从电梯里面进入该楼层时记录进入的人
                         出去该楼层的乘客  乘客从该楼层进入电梯时记录出去的人
                                     

 

 

性能指标

          1.判断运送所有乘客“平均总旅行时间”,所用时间越少电梯性能越好;
          2.如果电梯不能正确到达所要求的楼层,程序失败;
          3.程序编译时零错误,零警告。
   
                    

电梯调度系统设计的前期工作,布布扣,bubuko.com

电梯调度系统设计的前期工作

原文:http://www.cnblogs.com/ZC-Pure/p/359496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