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看了很多关于Spring
AOP的文章,在讲各种切入方式(before、around、after-returnning、thrown等)时,被切入的业务主体Bean的方法,基本都是无参数的。
也有提到有参数的,但都是一个String型的参数。
以before为例,无参数方法的切点配置为
如果方法有一个String型的参数param,则配置为
注:如果参数其实可为任何类型,即Object。如果非要强调是String型,参数为其他类型的方法,不想被切点切入,则可写成
method="before(java.lang.String)"
(经实际测试 arg-names="param" 不写也可以)
但如果 cn.xxxx..*.* 的方法有多个参数,且个数不定,要想让切点可以切入,这么个写法就不行了。
我搜了N多的帖子,也没能找到方法,最终几经辗转,终于在网友的帮助下,点破了这一层窗户纸,其实也很简单,还是在配置的写法:
与之配合的切点的写法是
这样,不论业务Bean的方法有多少个参数,都可以被这个切点切入了。如果需要访问各个参数,只需
----------------------------------华丽的分割线-----------------------------------
其实,能够满足如上需求的方法,至少还有一种,就是拦截器。
思路是在注入ServiceBean时,偷梁换柱一下,用myService代替,实际是指向Spring的拦截器,它可以在执行真正的ServiceBean之前,先执行beforeInterceptor所指向的拦截代码
(这里是MyChecker,这个拦截器要实现org.aopalliance.intercept.MethodInterceptor接口,
并完成public Object invoke(Method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Throwable方法)然后再交还给target属性指明的真正的ServiceBean。它不仅仅能够得到方法的参数,而且还有更强的功能——决定是
否继续执行target。
看到了吧,这里不仅仅可以得到目标方法的参数 Object[] args =
invocation.getArguments();
还可以,控制是否要继续执行目标方法,还是阻断。因此用来做认证是再合适不过了。
----------------------------------华丽的分割线-----------------------------------
为什么要加入两条分割线之间的之一段呢?除了也作为before切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更主要的是想引出下面的问题:
我发现,在我成功的用AOP切入之后,每次都执行了两遍切点,且我检查了配置文件,并没有重复定义<AOP>
当我在切点代码中加入
我发现,这个target有一次是我的ServiceBean,而另一次是类似$Proxy22之类的东西。这才恍然大悟,它应该是那个拦截器!也就是说,拦截器被切点切入了一次,真正的target又切入了一次。
显然,从配置文件的写法上似乎是无法避免拦截器被切入的(虽然org.springframework.aop.framework.*
并不是切面),那只能在切点里想办法回避了
至此,可以让多参数方法被切入的before切点完成了。
(after-returnning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多参数也很简单,甚至不用在pointcut配置中声明,还可取到返回值)
切点,可以同时得到JoinPoint和返回值
最后,不知道哪位晓得,如果通过AOP而不是中间段落中提到的【拦截器】,来实现现有拦截器的功能,即取得入口参数,并可以控制继续执行被切的业务ServiceBean,还是阻止它执行。
Spring AOP 前切入点及多参数问题,布布扣,bubuko.com
原文:http://www.cnblogs.com/rongxiang/p/360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