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件名为乱码的时候,无法通过键盘输入文件名,所以在终端下就不能直接利用rm,mv等命令管理文件了。
但是每个文件都有一个i节点号,可以通过i节点号来管理文件。首先,要取得文件的i节点号。这个可以通过ls命令的-i选项获得得。
-bash-3.00$ ls -i
41697812 a 32983551 di 32983554 ethnet.c 32983543 hard_link
32983542 de.c 32983544 ethnet 32983541 ethnet.h 32983543 kstat
每个文件名前面的数字就是文件的i节点号。有了文件的i节点号,我们就可以利用find命令的-inum选项配合
常用的文件管理命令进行文件管理了。例如,如果要删除di文件,命令如下:
-bash-3.00$ find . -inum 32983551 -exec rm {} \;
-bash-3.00$ ls
a de.c ethnet ethnet.c ethnet.h hard_link kstat
看di文件被删除了。因为这个例子是在unix-center的机子上运行的,暂时没有文件名为乱码的文件做为示例,
但是道理是一样的,不影响我们的理解。
要重命名一个文件,命令也很简单,如下:
-bash-3.00$ ls -i
32983542 de.c 32983554 ethnet.c 32983543 hard_link 32983545 kstat.c
32983544 ethnet 32983541 ethnet.h 32983543 kstat 32983681 sys_link
-bash-3.00$ find . -inum 32983542 -exec mv {} di.c \;
-bash-3.00$ ls -i
32983542 di.c 32983554 ethnet.c 32983543 hard_link 32983545 kstat.c
32983544 ethnet 32983541 ethnet.h 32983543 kstat 32983681 sys_link
看看,de.c文件被重命名为di.c了。特别要提一下的是,在find命令中的“{}”表示find命令找到的文件,在
-exec选项执行mv命令的时候,会利用按i节点号找到的文件名替换掉“{}” 当文件名为乱码的时候,无法通过键盘输入文件名,所以在终端下就不能直接利用rm,mv等命令管理文件了。
但是每个文件都有一个i节点号,可以通过i节点号来管理文件。首先,要取得文件的i节点号。这个可以通过ls命令的-i选项获得得。
-bash-3.00$ ls -i
41697812 a 32983551 di 32983554 ethnet.c 32983543 hard_link
32983542 de.c 32983544 ethnet 32983541 ethnet.h 32983543 kstat
每个文件名前面的数字就是文件的i节点号。有了文件的i节点号,我们就可以利用find命令的-inum选项配合
常用的文件管理命令进行文件管理了。例如,如果要删除di文件,命令如下:
-bash-3.00$ find . -inum 32983551 -exec rm {} \;
-bash-3.00$ ls
a de.c ethnet ethnet.c ethnet.h hard_link kstat
看di文件被删除了。因为这个例子是在unix-center的机子上运行的,暂时没有文件名为乱码的文件做为示例,
但是道理是一样的,不影响我们的理解。
要重命名一个文件,命令也很简单,如下:
-bash-3.00$ ls -i
32983542 de.c 32983554 ethnet.c 32983543 hard_link 32983545 kstat.c
32983544 ethnet 32983541 ethnet.h 32983543 kstat 32983681 sys_link
-bash-3.00$ find . -inum 32983542 -exec mv {} di.c \;
-bash-3.00$ ls -i
32983542 di.c 32983554 ethnet.c 32983543 hard_link 32983545 kstat.c
32983544 ethnet 32983541 ethnet.h 32983543 kstat 32983681 sys_link
看看,de.c文件被重命名为di.c了。特别要提一下的是,在find命令中的“{}”表示find命令找到的文件,在
-exec选项执行mv命令的时候,会利用按i节点号找到的文件名替换掉“{}”
原文:http://my.oschina.net/hevakelcj/blog/46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