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1.七成模型 ISO/ OSI IOS
2. tcp/IP 四层模式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用户服务)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数据传递)
例子:发送邮件
物理层的单位是比特 0100000 在传输的收获就是比特位 一个人就是一个比特位
数据链路层 是帧 就是网卡的mac地址 网卡 内网
网络层是报 就是IP地址 公网 原本是数据段
传输层 TPDU
通过接口 发送数据
物理层: 设备之间比特流传输,物理接口电气特性
数据链路: 成帧,用mac地址访问没接,错误检测和修正
网络层: 逻辑地址,选路
tcp和udp
传输层 :(端口号)可靠和不可靠 传世前的错误检测 tcp udp
会话层: 对应用回话的管理,同步
表示层:表示层用来翻译成机器码 ascii 压缩 数据的表现形式,加密
应用层: 应用的展示
例子:用户发送邮件
打开浏览器输入邮箱url 打开有限网站 应用层提供
点提交 表示层
然后传输给会话层: 如果是ppt 交给硬盘,如果是邮件 交给传输层
传输层: 接收25端口, 发送110端口
网络层 :把用户的ip地址接收到 (公网)
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接收
物理层:
四层模型:
网络接口层
局域网是mac判断, 公网是依靠ip 判断
arp-a
网际互联层
ip协议 ping=icmp 网络是相同
igmp
传输层: tcp 传输控制协议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tcp保证数据能到达 udp保证效率 不一定用户能接收到
应用层: 所有的服务 tcp ftp smtp
流程是 封装和解封装
ip包头 所以ipv4比ipv6慢
同个网络使用交换机 不同网络使用路由器网络基础知识
原文:http://www.cnblogs.com/wwxblog/p/465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