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交流中,得知其计划考研(目前为大二),故希望其能够收集一些考研信息,全面衡量考研计划。
通过参考广东海洋大学XX专业培养方案,了解到本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同时查阅资料得知本专业考研对口专业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因此本次计划将此作为方向。
结合自身实际能力,本资料所选学校是从211工程(非985工程)院校中筛选而出,选择标准:以2010年至2014年即近五年来的中国大学管理学排行榜,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实力(以近三年来211院校该专业排名为参考),同时结合兴趣与意愿,初步选出河海大学,西南交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作为对象。
而后经过对往年报录比例的查询,中南财大录取比例过低,同时了解到多为本校报考,故将其排除在外。以下为2014年各校考研专业目录及课程资料:
河海大学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复试科目:939 西方经济学(2) |
①初试参考书目:
870管理学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等主编;《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何似龙等编著,河海大学出版社。
②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5产业发展理论与应用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同等学力加试:1管理学 2生产管理、运筹学、技术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四门任选一门) |
初试:运筹学 《运筹学》第三版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复试:1.个性心理测试 2.英语听说能力面试 3. 专业综合素质面试
郑州大学
初试:
①《管理学教程》,朱秀文等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二版)
②《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九版)
复试:管理学综合理论测试
加试考试科目:
①《运筹学》(第三版),运筹学编写组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系统工程》,汪应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课加试考试科目:①财务管理学②系统工程
以上院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及管工专业所属学院的电话均已打过,有关学科的信息已初步了解,均为三年制,并且询问了复试的情况(复试学校的自主性比较大,差异较大,有些专业课的试题也是根据本校编写资料出的,没有内线人员的话很难进行复习计划的制定),往年专业课的考卷学校是不提供的,大多在本校论坛上传,我在三所学校论坛都看了,有往年专业课的试题,但是不全的,至于真假就难说了,只能起到参考作用。在此深深感到研究生路途的艰辛,对于这点在做计划前确实想过,没有老师的指导及所报考学校的学生作为援助的话,考研成功率会骤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与此同时,我也了解一些同年级其他准备考研同学的情况,本校海洋与气象学院考研率极高,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还有大气科学,这些专业有的甚至全班基本都考(班里不考研的不到5个),这种团队考研有极大的好处,在资料收集,进行复习,以及报考等方面有极大优势,这种团队作战的方式可以借鉴。
综合以上,本次所做计划是依据2014年各院校所提供的招生信息指制定的,还是很初步的,个人想法的因素较多,到2016年院校信息估计又会有变化,这个计划必须不断调整,必要时甚至更改。最后也想请老师对我批评指正!
XX:
你好!经过这次考研资料收集,相信你对考研了解会比以前深入一些。老师把自己对研究生的理解和你分享一下:
研之利:
1. 读研对自身认识、主动学习等有较大提升,能够有效的扩大自身视野。
2. 名校读研,在一个较高平台下,能够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师长、朋友。
3. 为读博做准备。
4. 能够有5年的时间(从大二算起),系统性的了解一个学科,及学科在生活方面的应用。
研之弊:
1. 研究生毕业,对找工作帮助不大。
2. 花费3年的时间成本。
3. 目前中国高校较为浮躁,如果不是自身强烈兴趣及主动学习,读研对个人基本不会有提升。
备考建议:
1. 深入学习专业课,为考研做好准备,以研促学。
2. 全面衡量自身考研目的,并对考研自身付出的可能性、坚持性作出测试。测试:连续一个月,每周学习6天,每天课外学习3小时(不是边玩手机、边看电脑、边聊天的状态),每天记录自身学习情况,总结学习内容;如果能够做到80%,则毅力不错;否则,需要再思考考研是否适合自己。
3. 考研不是目的,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目的。列出自身想通过读研提高的地方,写在笔记本上,如果有5条,则看一下是否能够在大学时实现其中3条。
4. 考研是一个独孤求败之旅,唯有全力以赴,才能够最终无怨无悔。
5. 对专业学习:预习与练习,课堂学习,请教老师与同学,深入理解(每堂课的建议流程)。
6. 做1-2个大一点的项目,提高自身希望提高的能力,为复试做准备。
7. 家庭负担较大的同学,不建议考研。
考研是为了能够成就梦想积聚力量,而不是为了逃避工作。祝愿大家能够在全力以赴后,踏上圆梦之旅。
与计划考研同学的交流 及 老师建议,布布扣,bubuko.com
原文:http://blog.csdn.net/dyz1982/article/details/2295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