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代码测试环境为win7 X64 cpu, 编译器为gcc4.7.1 和 vs2010
内存对齐是编译器为了便于CPU快速访问而采用的一项技术
我们先从一个例子开始,对下面的类(或者结构体)
class node
{
char c;
int i;
short s;
}no;
sizeof(no)的值是多少呢,如果你的回答是7(1+4+2),那么你应该认真阅读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编译器上试试,输出的结果是12,这就是内存对齐的结果。
为什么要进行内存对齐呢?
编译器一般按照几个字节对齐呢?本文中两个编译器默认按照类中最大类型长度来对齐,我么也可以使用语句#pragma pack(i)(i = 1,2,4,8,16)来设置对齐字节数目,vs还可以在项目属性-配置属性-c/c++-代码生成-结构成员对齐设置。
对齐规则如下: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实例来分析
实例1:(没有指定对齐字节,则n = 最大成员(int i)的大小4)
class node
{
char c; //放在位置0,位置区间[0]
int i; //4 = n, 那么放置起始位置应该是4的倍数,即4,位置区间为[4~7]
short s; //2 < n,那么放置起始位置应该是2的倍数,即8,位置区间为[8~9]
}
此时成员共占用[0~9]10个字节,还要整体对齐,大小应该是4的倍数,即12
实例2:(假设指定对齐字节为8,那么n = min(8,4) = 4)
class node
{
int i; //放在位置0,位置区间[0~3]
char c; //1 < n, 那么放置起始位置应该是1的倍数,即4,位置区间为[4]
short s; //2 < n,那么放置起始位置应该是2的倍数,即6,位置区间为[6~7]
}
成员共占据[0~7]8个字节,刚好是4的倍数,因此大小是8
实例3:(假设指定对齐字节是2,则n = min(2,4) = 2)
class node
{
char c; //放在位置0,位置区间[0]
int i; //4 > n, 那么放置起始位置应该是2的倍数,即2,位置区间为[2~5]
short s; //2 = n,那么放置起始位置应该是2的倍数,即6,位置区间为[6~7]
}
此时成员共占用[0~7]8个字节,刚好是4的倍数,因此大小是8
实例4:(按照默认设置)
class temp
{
char c;
int i;
short s1;
};
由实例1可知,默认对齐情况下,temp的大小是12,temp的对齐字节数是:三个成员取最大的,即为4;
对于node,n = 其三个成员对齐字节数取最大,即等于t的对齐字节数,也就是 4。
class node
{
char c; //放在位置0,位置区间[0]
temp t; //4(temp的对齐字节数) = n, 那么放置起始位置应该是4的倍数,即4,位置区间为[4~15]
short s; //2 < n,那么放置起始位置应该是2的倍数,即16,位置区间为[16~17]
}
此时成员共占用[0~17]18个字节,还要整体对齐,大小应该是4的倍数,因此大小是20
实例5:(默然设置)
对于node,n = 其三个成员对齐字节数取最大,即等于d的对齐字节数,也就是 8。
class node
{
temp t; //放在位置0,位置区间[0~11]
double d; //8(temp的对齐字节数) = n, 那么放置起始位置应该是8的倍数,即16,位置区间为[16~23]
short s; //2 < n,那么放置起始位置应该是2的倍数,即24,位置区间为[24~25]
}
此时成员共占用[0~25]26个字节,还要整体对齐,大小应该是8的倍数,因此大小是32.
考虑如下类
class A
{
int i;
char c1;
}
class B:public A
{
char c2;
}
class C:public B
{
char c3;
}
sizeof(C)结果是多少呢,gcc和vs给出了不同的结果,分别是8、16
gcc中:C相当于把所有成员i、c1、c2、c3当作是在一个class内部,(先继承后对齐)
vs中:对于A,对齐后其大小是8;对于B,c2加上对齐后的A的大小是9,对齐后就是12;对于C,c3加上对齐后的B大小是13,再对齐就是16 (先对齐后继承)
关于c++对象继承后的内存布局,更详细的分析可以《深度探索参考c++对象模型》第三章
参考资料:
zhyjunfov的ChinaUnix博客:gcc的内存对齐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TenosDoIt/p/3590491.html
原文:http://www.cnblogs.com/pengkunfan/p/359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