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系统
数据以文件为单位,与计算机程序脱离,由操作系统统一管理。用户的程序与数据可分别存放在外存储器上,各个应用程序可以共享一组数据,实现了以文件为单位的共享。
弊端: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且不能方便的修改和扩充数据的逻辑结构。由于文件之间是相互孤立的,因而它们不能反映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数据库系统(第一代数据库)
以有向图为基础,一次存取一条记录,采用的是过程化的存取方法。
三、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第二代数据库、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以集合代数为基础,一次一个集合地存取数据,采用的是非过程化的存取方法。
影响: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库软件都是基于关系模型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模型是现代数据库产品最广泛实现的模型,而且正是关系模型构成了SQL的基础。
关系模型的术语:
1、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通常对应一个表。
2、元祖(Tuple):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祖。
3、属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为属性名。
4、主键(Key):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祖。
5、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6、分量:元祖中的一个属性值。
7、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注意:关系模式中,最基本的一条规范条件是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也就是说,不允许表中还有表。
关于Oracle:
Oracle的创始人是劳伦斯-埃里森。
1998年,Oralce公司发布了Oracle 8i。“i”代表Internet。
2003年,Oracle公司发布了Oracle 10g。“g”代表“grid(网格)”,加入网格计算功能。
2007年,Oralce公司发布了Oralce 11g。
原文:http://www.cnblogs.com/Angle-Fly/p/3592225.html